昨日(21号)东航MU5735航班失事坠毁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并也引来了无数谣言。由于事发突然,地面指挥中心并没有接到机长的通报反馈,加之后续流出的一段视频,发现飞机以异常的大俯角坠落,有人借题发挥大谈阴谋论。在这种事情上抖机灵、博眼球说实话真的很不应该。
目前对事故原因的探究还停留在大多数人的分析和判断上,定论只有等找到失事飞机上的黑匣子才能下。不过,在这起惨烈的坠机事故中,黑匣子还能不能保住?这是最大的问题。
黑匣子上有两个重要装置,飞行数据记录仪(FDR)和驾驶舱录音器(CVR)。其中语音记录器能记录驾驶舱最近2小时的通话和环境音,飞行数据记录仪能记录25小时的数据和数千个参数。
有了这两个东西,就能得知飞机失事时驾驶舱内的真实情况,并能够最终靠飞机的飞行参数变化,分析得到更准确的事故原因。黑匣子是专门用来追溯飞行事故源头的装置,在民用客机上都会设置。
根据设计,黑匣子能承受3400G的冲击,两万英尺的深海压力,并能在1100℃的高温环境中坚持60分钟。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黑匣子在飞机中的位置,黑匣子一般设计在飞机尾部,属于在严重事故中保护度比较高的位置。但这次坠机属于大俯角坠机,飞机坠落速度很快,通过坠机地的实地照片来看,最大的残骸只有一片残破的机翼,可以说飞机的一切都支离破碎了,黑匣子即使在机尾受到的冲击肯定也不小。
其次是飞机爆炸产生的火焰温度,这一点的话暂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目前航空燃油的持续燃烧高温在1100℃以下,在黑匣子能承受的范围以内。这是在黑匣子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的。
这跟黑匣子的定位装置有关,黑匣子设置有两种定位模式,一种用于陆地,一种用于海底。陆地上的主动定位装置会每隔一段时间发出一次信号,通过便携雷达实时监测能找到大概的位置,一般来说坠落在陆地上基本都能找到。
但从飞机坠落的坑洞情况去看,部分坚固的残骸,比如黑匣子,可能深深的嵌入土里了,在没有大规模施工器械的帮助下,搜索会很难。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MAX客机坠毁,当时坠机造成了直径25米,深10米的大坑。当时是借助了在国外搞基建的中铁七局的挖掘设备深入挖掘15米才找到的黑匣子。
如果此次东航事故黑匣子没有被抛飞或机体提前在空中解体的话,它应该也在事故的中心位置,被掩埋在地下。
今天(22日)早6点,新华社记者现场报道关于黑匣子的搜索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由于坠机地点在山里,交通不便,目前搜寻黑匣子主要靠无人机和人力。不过今日晚间,央视将发布新闻介绍黑匣子的搜寻方法和最新的搜寻进展。
当然,还有一种最坏的可能,黑匣子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信号装置被损毁,这将大幅度提升搜寻的难度。纵观整个航空历史,黑匣子在坠机中被摧毁的案例也是存在的,其中与此次东航坠机比较相似的是2021年1月9日发生的印尼三佛齐航空坠机案。
当时SY182航班的波音737-500飞机爬升到3000米左右的高度,突然俯冲下坠入海,坠毁前的下降速率高达159米每秒,巨大的冲击直接把黑匣子砸成了几瓣。
不过,好在这个顽强的黑匣子最终被捞了上来,印尼航空通过数据修复技术获得了必要的资料,并查明了事故的原因:无人驾驶阶段,飞机左右两个发动机油门一边大力供油,一边没有一点动静,两边推力不一致,最后导致飞机发生滚转,飞行员救援失误,加剧滚转,最后坠毁。
所以说,就算最坏的情况出现了,黑匣子破损严重,里面的数据还是有可能存下来,用于查明事故原因的。
从各媒体对飞机事故的缘由分析中显而易见,大家都只对记录的视频资料、ADS-B数据、地面雷达的监控资料做分析和推断,但仍不敢妄下结论,关于事故的最终解释权都指向了黑匣子内的数据。黑匣子里的数据为什么更权威?
首先我们的角度来看最长被引用的ADS-B系统数据,它是空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给飞机做精准的定位,确定飞行速度、高度、转向、爬升等一系列信息,用于地面指挥中心对飞机进行导航和监视。所以在飞机失事分析时,几乎所有人都会引用ADS-B数据,特别是飞行高度数据。
但ADS-B数据的详细度差了许多,所以并不能作为事故原因的直接数据支持。在飞行过程中,对飞行速度的检定通常使用的是空速管,它是通过检验测试略过飞机的气流压测算飞行速度的;对高度的检定最常用的则是气压高度计,依据大气压强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特性,测算高度。
这两个装置在飞机正常飞行中有较好的测算稳定性,但在失去飞行姿态的异常飞行状态,数据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所有对东航此次失事的飞机而言,ADS-B系统给到的数据并不能作为事故溯源的依据。因此,在黑匣子内的包括加速度、机翼情况、发动机性能、机舱温度、机舱内压等多个参数联合起来,才能真正表现出飞机的真实情况。
不过,黑匣子也不是唯一的溯源手段,飞机残骸也能做溯源,只不过对东航这次事故而言,意义不大,飞机残骸已经破得不能再破了。
写在最后:事故起因以黑匣子为准,其他的一切谣言妄语都不要轻信,相信随搜救工作的展开,马上就会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