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博体育电竞官网官网!
官方客服热线: +86 025-68730965 简体中文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2】
发布时间: 2023-11-29 18:09:47 发布人: 塑料制品类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技术进步和创新仍将是决定性因素之一。研发技术类鼓励政策是通过突破绿色设计、节能减排工艺、绿色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绿色制造技术标准等关键共性技术,来实现技术、标准、产业协同发展,进而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要面向汽车、机械、家电、流程工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及废旧家电与电子科技类产品拆解与资源化、装备再制造等循环经济新兴起的产业需求,开展绿色制造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探讨研究、典型绿色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研制。《中国制造2025》也强调,全方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需加快新一代可循环流程工艺研发技术,大力开发推广具备能源高效利用、污染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功能的工艺技术。

  杭州市在全面实施绿色制造时,坚持以绿色技术研发为突破口。《关于快速推进杭州市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指出,全面实施绿色制造,要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江苏省围绕开发固体废弃物智能化分拣、智能化除尘、大气污染防治、污水处理等节能环保装备,通过重点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建设,推动有条件的企业海外研发机构建设,积极搭建绿色智能制造平台,发展绿色制造技术。连云港市在发展绿色制造技术时,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原则,充分的发挥军工企业技术优势,加强与民用技术的转移对接,推进军民结合型产业发展。

  通过技术改造鼓励地方公司进行绿色制造是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的有效措施。国家工信部等部门在快速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以技术改造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如在全国全面推广具备能源高效利用、污染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功能的工艺技术,积极采用高效电机、锅炉等先进设备,用高效绿色生产的基本工艺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制造流程等。

  在各地的做法中,无锡市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助力企业节能减排的模式值得借鉴。2015年无锡市针对全市329家重点用能企业组织中央空调、工业窑炉、余热余压、绿色照明、电机五大节能改造潜力进行深入调研,从而梳理出重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通过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推动企业实施绿色生产。例如无锡军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帮企业实施节约能源改造的公司,其为绿点科技无锡工厂制定的节能计划中,将照明设备改为LED灯、将中央空调做改造,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成本,仅对中央空调系统实施节约能源改造,就使节能率接近30%,每年至少能节省1600万度电。

  成都市通过一系列的财政补助政策,在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围绕成都市工业“1313”发展的策略,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汽车等行业将得到优先支持,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将加快发展,冶金、食品,建材、轻工产业将优化发展。为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提高绿色发展水平,企业技术改造最高可获千万补助。

  天津市通过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的试点与示范,逐步推广技术改造。例如通过积极开展静电除尘、布袋除尘试点,大型炼化企业率先完成炼化装置脱硫改造;重点钢铁企业完成烧结机脱硫除尘改造;水泥等企业完成生产型脱硝治理。再例如在钢铁行业大力推广中温低压发电技术,在企业组织试点基础上,逐步在全行业推广;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化工、钢铁、建材行业建立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构建物质能力充分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系统,建立循环经济链条,降低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水平;积极发展再制造产业,以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大型工业设施、电机等产品及关键零部件为重点,建设一批再制造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促进再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

  在推动园区或集聚区企业组织绿色制造方面,做处比较成功的是长沙经济开发区。长沙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对获得各类环保认证的园区企业,都将参照有关标准享受奖励政策,目的是通过鼓励企业的集聚,形成绿色制造的产业集群,带动整个绿色制造工程的全面实施。例如上海大众长沙工厂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设计标识(Green Building Design Logo)三星认证,且工厂的节能环保设施已完成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长沙经济开发区参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政策,按该工厂节能环保设施和设备总投资的5%,给予企业1800万元补贴。

  昆明市和广东省通过开展循环经济建设,来推动重点园区绿色发展。昆明市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化改造,推进绿色制造和低碳技术的运用,通过工业循环经济工作,加强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助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广东省每年从省节能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工业园区(包括依法设立的各类开发区、高新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聚集区等),通过建立完善资源消耗和回收资源再生利用统计制度,以及加快推广应用循环经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建立循环经济试点,并提出到2015年培育20个省循环经济工业园、30个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包括“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再制造试点单位等)。

  依照《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绿色制造必须构建“4+2”绿色制造体系。其中,“4”主要指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2”主要指的是壮大绿色企业和强化绿色监管。在这方面,江苏和云南均有一些好的做法。

  江苏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在重点行业采用绿色技术和设备,形成重点示范工程。如实施再制造示范工程,支持企业组织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和工程机械、工业电机设备、机床、矿采机械、铁路机车装备、船舶及办公信息设备等再制造。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如对符合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鼓励方向的项目,免征相关建设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三是实行差别化资源价格政策。

  云南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亮点在于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全方面推进各行业各领域绿色制造和低碳发展。例如全方面推进建筑、交通、商业、农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加快形成节能管理、执行监管和节能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等。

  (刘朋、周源、孔德婧,周源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朋、孔德婧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