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主踩下刹车时,从脚踏板上施加的力通过刹车油,传递至卡钳的活塞上,活塞再推动刹车片挤压刹车盘产生摩擦力,以此来实现制动效果。
刹车油本身是一种很稳定的压力油,不易变质,因此很多车主就认为能不用定期更换。但任何东西都是有常规使用的寿命的,刹车油也不例外,长时间的使用,会让刹车油更容易出现气化或是含水率过高等问题。
众所周知,液体在高温环境下会气化,以液体形式存在的刹车油也不例外。如刹车时刹车片和刹车盘摩擦产生的高温,会传递给刹车油,使之气化。刹车系统出现了气体后,由于气体非常容易被压缩,导致刹车油制动效果受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刹车系统制动能力下降。
一般个人会使用的刹车油都是以醇类物制造的合成油,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一旦保养、不正确使用使空气进入制动系统后,其中的水分、杂质等也会进入其中。
长此以往下来,刹车油中的含水率就会逐渐变高,如不及时来更换,就会出现沸点变低、制动力下降或失灵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刹车回弹的情况,非常影响安全驾驶。
所以,为了行车安全,车主们一定要记得按时进行检查刹车制动效果,一经发现有刹车板“发软”、制动效果不稳定等问题,有可能就是刹车油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最好及时进行更换。
知道了不换刹车油可能会引起的问题之后,我们再来说说什么时候要换掉刹车油。
一般情况下,根据大部分汽车保养手册上的规定,刹车油每2年或行驶4万公里后就有必要进行更换。
另外,如果汽车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就说明刹车油可能已“出了问题”,最好提前更换:
在检查和保养爱车时,假如发现刹车油出现非常明显浑浊情况,就要注意了:此时刹车油已经混杂了过多的杂质,可能会影响汽车的正常制动情况,最好及时来更换,以免刹车出现问题。
另外,正如前文所说,刹车油的沸点与它的含水率息息相关,如果含水率过高会导致刹车油沸点变低,尤其在连续制动过程中尤其易影响制动系统的正常运行。
但需要注意的是,区别于刹车油的浑浊程度,刹车油的含水率难以通过肉眼判断,因此,建议车主朋友们在长时间使用汽车后,可以在维修店借助专业设备(刹车制动液检测仪)测量刹车油的含水率,如果含水率已达到3-4%,或沸点低于230℃,就要立刻进行更换。
根据国家强制产品质量标准GB12981-2003《机动车辆制动液》中的相关规定,刹车油(制动液)被分为了HZY3、HZY4、HZY5三种,分别对应国际标准下的DOT3、DOT4和DOT5。字母后的数字越大,代表性能越强级别越高,安全保障等级也越高,但对应的也会更贵。
因此,建议各位车主们依据自己的要求与车况,选择正真适合的刹车油(制动液),一般建议微型及中档汽车选择HZY3(DOT3)标准的制动液,中高档汽车选择HZY4(DOT4)即可。
不同标号、品牌的刹车油不能混加,不然会产生化学反应,腐蚀管路和橡胶件,致使刹车失灵。
由于刹车油有腐蚀性,操作不当还可能会导致空气随刹车油进入管路影响制动效果,所以更换刹车油一定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绝对不能自行更换。